在中國,樓板隔音問題長期處于一種被忽視的狀態。目前的現狀究竟如何呢?
從數據上來看,相關調查顯示,在生活中鄰居人為或使用實物造成的、干擾到其他居住者的聲音,即鄰里噪音,讓超九成的人經常遭遇困擾。而在眾多噪音來源中,“兒童蹦跳、玩鬧” 的占比最高。大家遭受鄰里噪音干擾的時段,八成在 “夜晚 22 點之后”,其次是 “午睡的 12~14 點”。這不僅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休息,還成為了鄰里沖突的導火索。
在建筑標準方面,《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》規定,住宅樓對撞擊聲的隔聲單值評價量的低限標準是不應高于 75 分貝,高限標準不應高于 65 分貝。然而,有專家曾在北京石景山、天通苑多個小區毛坯房進行樓板撞擊聲隔聲測試,發現許多毛坯房的樓板撞擊聲隔聲評價量為 78 分貝左右,達不到標準要求。另外,根據聲學實驗室的檢測,12 公分厚混凝土樓板的撞擊聲壓級是 84 分貝,與國家標準規定的不高于 75 分貝相比,相差了將近 10 個分貝。并且,現階段我國房地產市場提供給消費者使用的商品房中,大量的是按初裝飾標準設計的,樓面層在鋼筋混凝土結構層上面做水泥砂漿找平層,樓板的計權標準化撞擊聲級基本在 80 分貝左右。住戶進行二次裝修時,若選用的面層為實木地板,可以達到 65 分貝左右,基本能滿足設計標準,但如果選用的面層材料是硬質材料(花崗巖、地磚等),則只能維持在 80 分貝左右,根本達不到設計標準。
樓板隔音問題帶來的影響不可小覷。從對鄰里關系的影響來看,超過七成的居民表示曾受到過樓板噪音的干擾,其中近四成的人認為樓板噪音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生活質量。由于樓板隔音不佳,樓上樓下住戶因噪音問題產生摩擦的情況時有發生,這極大地影響了鄰里之間的和諧關系。從對身心健康的危害來說,長期在噪音環境下生活,會明顯影響身體健康。通常,超 40 分貝的連續噪聲就可能 “叫醒” 淺睡眠的人,超 60 分貝的突發噪聲則可能驚醒大部分人。睡眠是機體修復的過程,如果長期頻繁被噪音干擾,會使人出現神經衰弱,比如噪聲敏感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情緒低落焦躁,甚至抑郁。
改善樓板隔音現狀,勢在必行。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建筑行業的監管,制定嚴格的樓板隔音標準,并強化對開發商和施工單位的監督檢查。對不符合隔音標準的樓盤,責令整改并給予相應處罰。開發商要認識到樓板隔音對提升房屋品質和居住滿意度的重要性,在項目建設中加大對隔音材料和施工工藝的投入,如采用隔音效果好的建筑材料、增加樓板厚度、設置隔音墊層等。業主也應進行自我保護,對于已入住房屋,可在地面鋪設地毯、隔音墊等軟性材料,在天花板安裝吸音板等,同時自覺減少噪音產生,避免在室內大聲喧嘩、拖動家具等。
展望未來,隨著人們對居住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,樓板隔音問題必將越來越受重視。政府、開發商和業主共同努力,加強監管、提高意識、采取有效措施,定能改善中國樓板隔音現狀,讓人們擁有安靜舒適的居住環境。
正伊材料,聲學新境界,品質筑未來!